##### 修辞手法 - 比喻 - 比喻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征 - 明喻, 用“像” “如” “似”等词语进行比较,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 暗喻, 不使用比喻词, 直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时间是一把利刃” - 借喻, 借用一种事物来代替另一种事物, 直接省略比喻词, “铜墙铁壁” - 拟人 - 赋予非人的事物以人的行为, 情感或特征, 使之具有人的形象 - “风在低声叹息”(把风拟人化, 使其具有人的情感) - 夸张 - 为了突出某种特征或情感, 对事物的数量, 性质或程度进行夸大或缩小 - “这座山高得直插云霄”(夸大山的高度以突出其高大) - 对偶 -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或句子成分对照使用, 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对比性 - “有志者事竟成, 无志者事难成”(对偶句, 加强了语义的对比) - 排比 - 连续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 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以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 - “我们要爱学习, 爱劳动, 爱祖国”(三个“爱”构成排比, 增强了语势) - 反问 -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通常不需要回答, 用以增强语气或表达情感 - “难道我们能坐视不管吗?”(反问句, 用以强调行动的必要性) - 设问 - 提问后自己作答, 以引起读者注意并加深印象 -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努力后获得的成就感”(设问并回答, 解释幸福的含义) - 反复 - 在句子或段落中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以强调其重要性或突出情感 - “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重复“我不知道”, 以表达无奈和困惑) - 双关 - 利用一个词或短语的两种或多种意义, 或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造成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既是颜色, 也指春风吹拂使江南一片绿色) - 对比 - 将性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并列, 形成鲜明的对照, 以突出某种特征或增强表达效果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通过黑暗与光明的对比, 表达对光明的渴望) - 委婉 - 用含蓄, 委婉的语言表达某些不便直说或不合适直说的内容, 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尴尬 - “他离开了我们”(用“离开”来委婉地表达死亡) - 讽刺 - 表面上说的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常带有讽刺意味, 以达到批评或嘲弄的目的 - “你可真是个大英雄”(用反话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