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Text 2024 年 - OpenText 2024 年 - Hello 各位朋友, 过几天就是 2025 年了, 在这里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然后就是想简单做个的年度总结. 今年是 OpenText 的第一年, 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也设计了一个 logo, 也有了一个简单的网站和内容结构, 目前它的定位是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入门文档, 希望能够帮助一些中小学生建立起对现代科学和现代社会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 做好人生和学习规划 - OpenText 就像它名字的直译是一个开放文本库, 命名灵感源于 OpenAI, 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 简单直接命中本质, 就是分享纯文本文档. 它的 logo 是一串 01 编码围成的 O 象征开放包容. 虽然现在 OpenAI 不是那么 Open, 但是我希望 OpenText 能一直 Open 下去. 它的编辑和浏览主要使用 Obsidian 和 Markdown 语法, 遵循纯文本的原则不依赖任何样式和插件, 如果哪天 Obsidian 不能用了也能换个编辑器看 - 我看过很多综合类的百科网站和专门的技术网站, 像[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数学维基](https://math.fandom.com/wiki/Math_Wiki), [小时百科](https://wuli.wiki/online/index.html)等等, 他们都是很优秀的网站内容也非常丰富但是总有那么一点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要求, 像没有结构化体系, 不提供纯文本文档, 缺少人文社科, 网页太复杂等等, 在简洁, 完整, 严谨, 通俗, 开放之间很难达到平衡, 我觉得一个公共的知识库很重要, 但是目前没有相似的产品, 我人微言轻没有影响力也不能要求别人怎样做, 不如自己来做 -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什么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知识图谱, 一些比较小的能部署在本地做到专门化私有化, 但是对比一下就知道 OpenText 其实和它们定位差别很大, 就像内存和硬盘的区别, 大语言模型比较大的局限性是缺乏真正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一致的知识结构, 更擅长回答孤立的问题, 而不善于提供一个整体结构化的知识框架. 目前我划分的结构是逻辑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形式科学,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 逻辑把话说得明白, 语文把话说得漂亮, 但是很多人说得既不漂亮也不明白, 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语言保证信息传递的一致性, 而英语在充满各种翻译工具的今天显得不那么重要, 但是不得不承认英语依然是很多科学的常用表达语言, 形式科学注重形式语言和演绎推理, 自然科学注重自然世界和科学方法, 人文社科注重社会世界和解释方法, 三者在今天已经高度融合很难从单一视角去观察 - 另外我想说的是 OpenText 的定位和结构也是反对当前文理分科教育分层的体系, 反对理科就是刷题文科就是背诵的庸俗的浪费时间的教育理念, 暴论一下现在教育就是把理科培养成工具人, 文科培养成复读机, 我认为理解知识本身比分数更重要, 要将规训剔除教育. 总的来说 OpenText 的定位非常高, 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项目, 当然我也没有一朝一夕完成的打算而且我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和知识储备, 只能每周有空闲时间就更新一点作为一个长期事业, 比较遗憾的是今年只有一位共同创作者 Cyletix, 我不会读这个名字哈哈, 也非常感谢他. 说实话在这个功利社会我本来也没报多大期望, 因为没有收益没有商业化, 我不能为创作者提供物质利益, 我自己其实也很难坚持, 如果你认为有帮助最大的支持就是去 GitHub 仓库点个星星然后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其实我比较依靠信念驱动建构自己的意义我最大的信念就是共产主义, 我相信知识共产是最有可能的一个方案, 而免费是最强的竞争模式 - OpenText 的内容目前绝大部分是由我一个人编写, 我学习也不太行, 所以有的地方表述很模糊有错误, 而且写得很慢大部分时间都在修修改改, 其实很多都是好多年前写的, 知识的学习肯定比输出快, 如果前期没有简要的结构到了后期相互引用后再改就很麻烦. 文档所有内容主要参考专业教科书和网站, 然后结合我的个人经验, 当然也会借助 ChatGPT 这样的语言模型, 反正就是综合多个信源, 但是很少看视频基本上都是看文本信息. 因为内容分布比较广, 参考文献也非常多, 我很难为每句话标注来源, 而且都是整合重构改编过的基本上找不到相同的页面, 对于单词和编程语言这样有官方文档的会列出参考文献, 但是像数学这样的学科很难列出或者说没什么意义都是常用教科书, 以后可能会整理一下, 主要下载自 [zlibrary](https://z-library.sk/) 和[安娜的档案馆](https://annas-archive.se/), 参考网站除了上面提到的百科还有就是 [stack exchange](https://stackexchange.com/), [reddit](https://www.reddit.com/) 这样的问答社交平台. 我一个人写所以也掺杂了很多我个人的理解, 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但其实也不算我的, 因为我自认为各种书都看过, 有的思想或者理论我觉得很有解释力也都记下来了, 也算是转述一遍, 其实如果没有我这样的价值观 OpenText 也不太可能产生. 最后希望 2025 年也能坚持创作